【余祖江】

【崔应麟】

【管一春】


(资料图)

【张耀东】

【张国俊】

【丁成智】

编者按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医学生誓词。

白袍加身,任重道远。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今年医师节的主题为“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

目前,我省有注册医师近40万名,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他们紧紧围绕健康河南建设,践行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筑起护佑人民健康的钢铁长城。

他们步履不停,敢于和病魔较量竞速;他们从临床需求出发,把科研和治病融会贯通。今天,本报带您走近6位“临床+科研”的“双栖者”,倾听他们的奋斗故事。

为肝癌晚期患者寻找良药

“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细致设计进行严格的临床研究,这既能解决病人的临床难题,又能促进学科发展。”

□本报记者 李晓敏

离开实验室时,医院内路灯已亮起,余祖江掏出手机看了下时间,21:10,这时,他才想起,晚饭还没吃。

不过,他内心很充实,也很开心。

8月17日下午,一个曾多地求医未果的疑难病人,带给余祖江一个好消息:自己多年的病情被控制住了。

余祖江是郑大一附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也是郑大一附院精准检测中心主任。

病人吴玉(化名),30岁出头,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多年,多地求医,查出是糖原累积综合征,但病情一直得不到控制,3年前,吴玉找到余祖江。

“会不会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余祖江决定带着科研团队找出“罪魁祸首”。

几个月后,检测结果显示,吴玉第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位存在问题,正常人每个染色体应该是父亲和母亲的“混合体”,而她这个染色体全部来自父亲。

难道这个变异导致了糖原累积综合征?

随后,余祖江带领着科研团队通过大量临床回顾和实验,证实了这个推测。

找到了原因,通过对症用药,3年后,再次复查,吴玉的糖原累积综合征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细致设计进行严格的临床研究,这既能解决病人的临床难题,又能促进学科发展。”余祖江说,目前,他们已经把这个科研成果撰写成了论文。

作为一名三甲医院感染疾病专家,余祖江最关注三类患者:疑难杂症、危急重症、终末期疾病患者。

多年前,面对不少无条件进行肝移植的肝癌晚期患者,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去,余祖江痛心的同时,决定要为他们寻找良药。

最终,在尝试70多种方案、历时10年多的研究论证后,2017年,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曲美他嗪进入他的研究视野。经过反复试验,余祖江发现,该药可有效延长肝癌晚期患者的生命。

目前,曲美他嗪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新适应证已申请国际发明专利,并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证。

用科研突破为新生命护航

“我们不断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就是为了能让河南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

□本报记者 李晓敏

“胎儿很健康,放心吧。”8月18日,在郑大三附院生殖医学科,37岁的黄女士听到管一春这句话,激动地一下子抱住了她。

作为我省生殖医学领域的专家,郑大三附院生殖医学科主任管一春带领团队,利用先进技术,帮助2万多名女性圆了当妈妈的梦。

“我是一个医生,看到病人疾病解除,我也心满意足,但临床实践中又会遇到许多不解之谜,要解决这些临床问题,就必须探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因此,临床之余,管一春带领团队扎进实验室,借助科研的力量,攻克一例例疑难病例。

2020年,我省首例应用PGT-M技术成功阻断Adams-Oliver综合征遗传基因的健康宝宝诞生;2023年7月,成功为2岁的克罗恩病女童完成卵巢组织冻存……管一春带领团队实现的一个个技术突破,填补了我省生殖领域医学的空白。

“我们不断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就是为了能让河南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管一春说,看到一个个小生命诞生,那些辛苦付出、流汗流泪都值了。

“我们目前进行的一个课题是试管婴儿的子代安全性研究。”管一春说,这个课题的目标是跟踪试管婴儿,了解他们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等各个阶段内,疾病是否比自然妊娠出生的人高发,寿命有无区别等。

今年6月,黄荷凤院士门诊落户郑大三附院生殖医学科,院士的加盟,拓展了管一春和团队的科研视野。

临床出题,科研答题。她说,今后,自己和团队更会紧盯临床,从患者需求出发,做好科研,更好地服务患者。

“渔夫博士”的科研心经

“只有感受过斑马鱼疾病建模过程中一次次的失败,才能在苦中品尝到甜。”

□本报记者 李倩 本报通讯员 万道静 实习生 张玉晔

一条小鱼能有多大能量?它是全球近3亿罕见病患者的生命希望,而帮助小鱼“干大事儿”的是个个身怀绝技的“渔夫博士”。

8月17日,在河南省儿童医院东三街院区,记者走进省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该院儿研所主任、郑州市斑马鱼儿童疾病模型构建及药物筛选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耀东正在指导学生进行斑马鱼胚胎注射实验。

斑马鱼有水中“小白鼠”之称,因与人类基因有近87%的高度同源性,是人类疾病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模式生物。“它的研究价值非常大,可以帮助我们利用现代分子遗传学技术方法和代谢筛查及细胞遗传方法,研究破解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为罕见病患儿带来希望。”张耀东信心满满。

但科研之路充满艰辛,张耀东坦言,只有感受过斑马鱼疾病建模过程中一次次的失败,才能在苦中品尝到甜。

河南省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于2017年由省科技厅获批,2019年顺利通过验收,主要围绕儿童遗传性疾病的精准诊治、疾病模型构建、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转化等四个研究方向开展科研攻关。

6年来,实验室的科研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如今,该实验室拥有3大平台——基础研究平台、分子诊断平台、代谢筛查及细胞遗传平台;“渔夫博士”团队不断壮大,从最开始寥寥数人发展到64人的硕博士团队;科研成果不断产出,近3年获批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3项,发表论文177篇,其中SCI122篇。

“实验室从简单的装备到现今拥有各种高端仪器,从最初1000平方米到如今3000平方米,在医院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这就是对我们这几年科研成果最大的肯定。”张耀东说。

病房里的难题到实验室里找“答案”

“带着科研思维做临床是一个‘反刍’的过程,能让医生综合素质迅速提升,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本报记者 李晓敏

白天在病房或手术室,晚上去实验室,这是省胸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丁成智的日常工作状态。

虽然未满40岁,但在不少患者眼中,丁成智已是一个“老医生”,有不少患者点名让他做手术。而在不少同事眼中,丁成智则是一个比较有心、爱钻研的青年医生。

“喜欢临床,也喜欢科研,所以,我把白天时间分给医院和病人,晚上则会分给实验室和文献。”丁成智说,对于青年医师来说,带着科研思维做临床是一个“反刍”的过程,能让医生综合素质迅速提升,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丁成智的专业方向是食管癌和肺癌,他尤其关注食管癌的医疗进展。目前,在实验室中,他正和同事进行食管癌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河南是中国食管癌高发省。《2022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前10位中,食管癌居第4位。

丁成智选择这个科研攻关方向,一个最直接的因素是两年前他先后遇到的两个典型病例。

一位83岁的老先生,食管癌晚期,瘤体较大,辗转多家医院均被拒绝手术。找到丁成智后,丁成智给出的方案是,先进行免疫治疗加化疗,肿瘤缩小后,进行微创手术。老先生术后恢复很好,家人十分感谢。

不久,丁成智又接诊了一个41岁的女性中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比较大,当时不太适合手术。跟家属沟通后,先做了免疫治疗和化疗,但很遗憾,效果不好,肿瘤一直未能缩小。

如何把效果不好的这部分病人提前筛出来?带着这个疑问,丁成智钻进了实验室。

经过两年多反复实验,丁成智和团队成员筛选出了13个耐药基因位点。“如果最终确定人体内有这些基因影响了免疫治疗效果,那这部分人就可避开这种治疗方式,节省救治时间和成本。”丁成智说。

好中医要敢啃硬骨头

“名医,首先是明医,做个明明白白的医生,为病人驱除病痛,带来希望。”

□本报记者 李倩 本报通讯员 廉万营

什么是名医,崔应麟有自己的见解,“名医,首先是明医,做个明明白白的医生,为病人驱除病痛,带来希望。”

8月18日上午,在河南省中医院门诊四楼内科诊室,主任中医师崔应麟正在为患者把脉问诊,他说话慢条斯理,脸上露着微笑。七八平方米的诊室里,跟师弟子坐了满满三排。

诊室外,慕名前来的患者相互交谈着:“他看病问得细、开的药见效,关键是方子还不贵,医术高、医德好。”

崔应麟是第二届全国名中医、河南省中医院院长。从年少时跟师学习,到如今成为名医名家,这条路走了四十年,他始终铭记从医时的初心——为医之道首重德行,要具备仁爱之心、身怀大医品格,一辈子当一个好医生。

崔应麟总是想方设法为患者减轻负担。他擅长治疗各种内科杂症,平均开一服药一二十块钱,有同样疗效的药,能开便宜的就不开贵的。

想成为一名好中医,就要敢啃硬骨头。“中医治疗急危重症”就是崔应麟要啃下的“硬骨头”。为打破“中医是慢郎中”的刻板印象,他致力于研制新方,在中医治疗急危重症上探索出一条新路——

基于“气血理论”,提出“益气活血祛浊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研制出康益胶囊(益气通脉胶囊),广泛应用于临床;深入研究中医灌肠疗法,出版我国首部中医灌肠学专著《中医灌肠疗法》,研制了“醒脑灌肠液”系列制剂,对治疗急性胰腺炎、发热、昏迷等急性疾病疗效显著……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崔应麟说,如今正在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推动中医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新时代的中医药人应在奋斗中续写传承新篇章。

跟疑难杂症“死磕”

“真正好的医生,一定是一个有创造力、有科研思维的医生,因为临床驱动科学研究,不仅可解决临床的疑难问题,也能促进医学发展。”

□本报记者 李晓敏

8月17日上午,郑大一附院东院区,间质性肺疾病MDT会诊室外,49岁的朱女士正在候诊。室内,郑大一附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张国俊正组织多位专家为一名患者进行会诊。

朱女士也是慕名来找张国俊会诊的。

断断续续发烧4个月,曾到多个医院就诊,朱女士被诊断为间质性肺炎,但经反复治疗,病情一直未被控制。

对朱女士的会诊持续了90分钟,经详细问诊、查看检查单,结合着现场多位专家的分析,张国俊怀疑朱女士患的是“脂质肉芽肿病(Erdheim-ChesterDisease)”,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细胞来源不明的全身性非朗格罕组织细胞增多性疾病,至今,全世界范围内只有几百例此类疾病的报道。

当天下午,朱女士的补充检查结果初步印证了张国俊的判断。

“张老师看问题很犀利。”张国俊曾经的博士生,如今也是郑大一附院医生的贾红霞说,犀利的眼光,源于张老师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国俊热爱临床,也很看重科研。他常常这样教导他带的硕士生、博士生:“真正好的医生,一定是一个有创造力、有科研思维的医生,因为临床驱动科学研究,不仅可解决临床的疑难问题,也能促进医学发展。”

张国俊是这么要求学生的,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多年前,临床中,张国俊接诊了一些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这种病,发病率很低,但是病死率很高,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为何会发生这个病?发病机制是什么?

“死磕”这个问题,张国俊带领着博士团队进行研究,并发表了多篇论文,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作出了贡献。

张国俊很忙,临床、科研、教学、行政……

不过,他说,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如今的他,为了做好各项工作,挤出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已成为一种习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