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和国家的建立,均发端于河南,它们构成了中国历史的血脉筋骨,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为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考古发现集中采访活动,媒体、专家和学者走进考古遗迹、博物馆和文物研究机构,一起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大河网讯 102年前,在巍巍韶山脚下,仰韶村遗址迎来了科学发掘的第一铲,图案绚丽、线条恣意的彩陶破土而出,如遗落人间的星子一般熠熠生辉,一段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灿烂史前文明画卷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震惊世界。8月13日,采访团来到了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地——河南三门峡渑池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02年前考古第一铲 再现“仰韶之光”

1921年10月27日,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与袁复礼等中国学者正式开始了仰韶村遗址的第一次发掘,历时36天,共开挖17处发掘点,出土大批精美陶器、石器,还有骨器、蚌器等珍贵遗物。尤其是绘制着精美花纹的彩陶,让仰韶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并使一种新的史前文化类型被发现并以“仰韶”命名。

从1921年至今,仰韶文化已经走过了102个年头,在这百余年岁月里,考古专家对仰韶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始终没有中断过。

身披丝绸、手戴玉环、脚踩“混凝土”地坪,再喝上一杯粮食酿造的美酒……随着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重要成果的发布,5000多年前仰韶村先民的生活图景正依托考古实证材料被不断还原。

“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发现遗迹较为丰富。”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仰韶村遗址第四次发掘现场负责人李世伟介绍,此次发掘发现有房址、壕沟、墓葬、灰坑葬、窖穴、灰坑、灰沟、道路、柱洞等;出土一大批文化遗物,有陶器、玉器、石器、骨器、象牙制品等,所见遗存年代包含仰韶文化早期、中期、晚期以及庙底沟二期文化、龙山文化时期。

仰韶村遗址还发现了目前国内最早的混凝土房屋建筑材料之一。遗址内发现有青灰色“混凝土”地坪、红褐色涂朱草茎泥墙壁等房屋建筑遗存,这些高等级房屋建筑遗存在仰韶村遗址是首次发现,“或许仰韶先民已经开始用‘混凝土’建造房子了!”李世伟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遗址中部发现了4条不同时期的壕沟,这对于了解仰韶村遗址从仰韶中期到龙山晚期一千多年聚落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李世伟向大家展示,壕沟1口部的宽度将近11米,深度达到6.5米,堆积层分了65层左右。通过出土遗物及C14测年判断,它的年代属于仰韶晚期,距今5000年到4900年。对于当时来说,壕沟属于聚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开挖出来这样一个形制比较大的壕沟,说明了当时仰韶遗址聚落面貌非常的繁盛,防御设施非常的完备,也是当时社会复杂化的一个实证和表现。

“小口尖底瓶的用途是酿酒?”“遗址中出土的彩陶图案有什么特殊含义?”

从形象的万物生灵到抽象的几何图案,仰韶文化遗存中最引人入胜的当属图样神秘、线条恣意的彩陶。

仰韶文化也曾一度被称为彩陶文化。自仰韶村遗址发现之后,一百多年来,考古学家对仰韶文化遗址的调查、发掘和研究从未间断。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遗存中的代表性器物,贯穿整个仰韶文化时期,在全国各处仰韶文化遗址皆有大量出土,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它是一种汲水器,然而近年来的残留物分析不断揭示,尖底是为了沉淀残渣,所以很有可能是酿酒或集体咂酒的容器。

在全国多处仰韶文化遗址中,众多彩陶器物的发现让学者根据彩陶体外部的样式或“绘画”还原了几千年前古人的生活状态。仰韶先民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住在泥草混合搭建的房子里,事农桑,养家禽,狩渔猎,抟土制陶,磨石做工,营造出一幅仰韶先民们的原始生活场景。

有学者说,仰韶时代的彩陶“物化”了5000年前中国先民们的心灵,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精神,在推进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为今天的我们与历史对话搭建起了桥梁。(莫韶华 王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