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文博研学又涉及历史、考古、文化,乃至科技、艺术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让一次研学既充满干货、接地气,又让参与者感到有意思、不虚此行,考验着组织者的综合能力。”
□本报评论员 于晴
盛夏时节,研学游热度不减。背上行囊,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研学游通过旅行的方式,集沉浸式探究、学习、体验于一体,深受家长和学生欢迎。
身着商代服饰体验商朝饮食;在洹北商城遗址考古现场学用洛阳铲;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来一场“剧本杀”,身临其境参与商汤灭夏全过程……近日,河南省文物局策划指导的研学之旅——跟着考古学家去“寻商”,吸引了省内众多刚完成高考的准大学生参加,笔者也置身其中,体验了一次别样的“行走的课堂”。
如何在“行走的课堂”中读懂更大的世界?这是每一位研学组织者都应思考的问题。所谓“游学”,“游”只是一种载体,核心在于“学”。究竟怎么“研”,如何“学”?研学的内容设计尤为重要。当前,文博研学是研学游中的一大热门,项目、游径众多,课程质量和导师专业程度却参差不齐。同时,文博研学又涉及历史、考古、文化,乃至科技、艺术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让一次研学既充满干货、接地气,又让参与者感到有意思、不虚此行,考验着组织者的综合能力。
以此次笔者参加的“寻商”之旅为例,从研学导师的选择上,就体现出了师资力量的重要性。说到“寻商”,打卡安阳殷墟博物馆必不可少。但对研学来说,如果少了专业导师讲解,仅仅走马观花式地“打卡”,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此次参观安阳殷墟博物馆,就由曾参与殷墟考古的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唐际根领队,他从衣食住行以及如何认识考古学等多个角度,带着同学们感受了不同于课本上寥寥几页纸的商朝。
走过青铜鼎、玉饰品等一件件文物时,唐际根教授总会发问,“看到这件青铜鼎,你们会用什么方法判断它是正着浇筑而成,还是倒立浇筑?”“鼎身的花纹又有什么含义?”“看这件玉饰上钻孔的分布,究竟这件器物该如何佩戴?”在同学们思考片刻后,唐教授说,在考古中,我们经常被这些问题挑战。考古是一门大学问,文史之外还有科技、艺术的探究,甚至情感的表达。从一件青铜器展开,你会发现无数种问题。
有一位学者曾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一次有意义的研学,让思想在寓教于乐中对撞,知识在融学于趣中传承,这既需要带领者对所在领域的知识烂熟于胸,对研学课题见解独到,也需要他们在化身讲述者时,有“把厚的学问变薄、深的学问变浅”的真本事,在话题选择、内容设计上吸引人的同时,严把研学内容的质量关。
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有3000年以河南为中心;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皇皇二十四史,河南名人星光熠熠……如今,河南正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走哪里、读什么、在哪读、怎么读?以文兴业,我们可以从中发掘出一条条研学游的行走路径,不断创造形式多样的文化消费领域新供给。同时,依托厚重文化家底,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也是实现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一道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