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商水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农机手在田间完成玉米播种收尾工作。本报记者 李昊摄
□本报记者 方化祎 李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芒种时节,烈日炎炎。6月14日,周口市商水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区内,种粮大户邱守先正在田边指挥播种机作业。伴随着隆隆机声,不一会儿工夫,眼前的地块都播上了玉米种子。
邱守先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其中,约1000亩位于该县去年新建的高标准农田范围内,这几天抢抓农时,玉米播种已进入收尾阶段。“受连日阴雨影响,今年抢收、抢种时间很紧。”他告诉记者,收完夏粮就开始争分夺秒抢种玉米,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现在只剩最后一片地,播完可以松口气了。
春争日,夏争时。行走在三川大地,映入记者眼帘的是田间地头农民们忙碌播种秋粮的身影。据周口市农业农村局统计,今年该市秋粮面积目标稳定在960万亩以上,秋粮面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及玉米种植面积稳中有增。
记者了解到,为抓好粮食生产工作,近日,周口市全力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快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提前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主要农资生产调运储备,压茬推进秋粮播种,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坚决扛稳扛牢保障粮食安全重任。
多措并举提高玉米单产水平
增加粮食总产,潜力在秋粮,关键看玉米。今年,周口市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为支撑,着力开展大面积玉米单产提升行动,每个县(市、区)玉米单产提升面积不少于5万亩。
玉米产量由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个要素决定,其中最要紧的是增加种植密度,也就是提高亩穗数。“在大田生产中,我们宣传动员农民以前1亩地用1袋玉米种,现在播种时5亩地可用6袋种子,每亩有效增加800—1000株甚至更多。”6月14日,走进淮阳区安岭镇绪寨行政村,周口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指着不远处一片刚播种的玉米地,向记者介绍。
这片玉米地的主人名叫李兵旗,是当地的一名种粮大户。“我采用的播种方式叫单元多株、错位密植,玉米一种上,就迎来了一拨儿又一拨儿参观的人。”
这种新方式以25厘米间隔一个播种单元,一个单元种4株,相较于传统的播种方式,每亩地可增加玉米播量1000多株,增产两三百斤,增收约300元。
“我是在去年县里举办的一次技术交流会上了解到这项新技术的,当时很感兴趣,主动联系厂家,购买播种机械,今年5月试播了百十亩。”李兵旗说,如今,早茬玉米长势喜人,玉米叶已长至小腿,郁郁葱葱,自己的合作社也沿用这种方式播上了夏玉米。
“这种播种方式意味着,选择玉米品种时要选矮秆耐密、抗倒、抗病的品种,降低倒伏、发病的风险。同时,种植模式上实行宽窄行种植,提高田间的通风透光能力,后期管理注意灌水追肥和‘一喷多促’,保障密度增加后的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在精心照料之下,相信玉米单产水平会得到提升。”淮阳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刘云卿说。
在商水县,300多名农技人员组成23个技术指导组,分包到乡镇、行政村和具体地块,为玉米单产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穿着红马甲、戴着红袖章的农技人员向农民、种粮大户推广合理密植、水肥滴灌、三角定苗、分期施肥和病虫害精准防治技术,成为田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指导组的督促下,夏种期间,各乡镇打造起23个万亩高产示范方,各村打造起580个千亩高产攻关田,辐射带动全县秋粮生产。目前,全县正建设1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核心示范区,力争全县秋粮亩产比往年平均水平高10%以上。”商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祁勇说。
加强指导推广带状复合种植
芒种后,忙种豆,当前正是大豆夏种的关键时期。6月14日,来到商水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只见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组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天学和当地种粮大户周群元正蹲在地头查看土壤墒情。
“今年是我们合作社第一次大范围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也是第一次使用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具开展农业生产,听说刘教授来了,我正好有些疑惑想请他帮忙解答。”周群元说。
据了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即是指在玉米田间套种大豆,利用作物高度差,达到土地空间最大利用,实现作物协同共生、一季双收。
今年是国家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第二年。“尝试的人明显比去年增多。按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政策,对自愿承担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的主体,将以每亩2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大家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商水县高级农艺师张新振介绍。
“去年收成不错,玉米没减产,每亩豆子还多赚了两三百元,今年我把带状复合种植的面积扩大了近一倍,还购买了专用的播种机械,可以实现一边播玉米一边播大豆,机械效率很高。”周群元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提高秋粮种植面积,今年周口市以县为单位,明确秋粮补损目标,提出20.3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全市大力强化宣传引导。市县农业农村部门采取召开座谈会、技术培训会、印发技术明白纸、微信群、音视频、电视媒体等方式,大力宣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重要意义、增产作用、有关政策以及关键技术要点,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各类种植电视技术讲座56期,印发技术明白纸130多万份,组织技术培训600余场,受训人数达30万多人次,辐射带动120余万人。
强化管理促进各类秋作物增产增收
在玉米、大豆之外,周口市还大力推广芝麻、红薯等多种秋作物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6月10日,天气晴好,土壤墒情适宜,瞅准这个时机,项城市李寨镇东薛行政村的村民们一次性投入了11台集播种、旋耕、开沟等于一体的芝麻精量播种机,仅用3天时间,就播种了近2000亩的白芝麻。
“这些白芝麻全都是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选育出的宜机收白芝麻。它也是我国首个适宜机收的抗裂蒴芝麻新品种。”东薛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王山峰说。
2022年,该品种芝麻在周口项城、商水两地试种了500多亩。当年10月,经现场实测,芝麻亩产达180公斤左右,可使用农机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分离、清选和集粒,机械收获效率为人工作业的50倍,每亩节省成本200多元。
“我们去年试种了300多亩宜机收白芝麻,芝麻成熟后机收效果非常好,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趁着这几天气温高抓紧抢种,希望能为今年的收成打下好基础。”王山峰说。
据了解,项城市芝麻年种植面积在20万亩左右。该市在抢抓玉米、大豆种植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宜机收芝麻新品种,加大科学播种力度,优化种植结构,力争夺取秋粮增产增收。
红薯种植上,周口市以稳面积、增单产、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加工用淀粉型甘薯种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度种植特色鲜食型甘薯。
“我们还坚持推广优质甘薯绿色高效生产、甘薯轻简化栽培和甘薯水肥一体化栽培等技术,促进全市甘薯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周口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贾廷伟说。
玉米、大豆、芝麻、红薯……今年夏种期间,周口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三夏”工作指挥部,设立六大专班,其中夏种工作专班专职负责全市夏种统筹协调推进工作,每日召开“三夏”生产调度会,安排具体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强力推进工作开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周口各地持续不懈抓好夏种夏管,做到应种尽种、能种尽种。目前,全市各类秋作物播种基本结束,为秋粮丰收打牢了基础,确保全年粮食不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