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如果说每座城市都有一种代表性的声音,那么重庆大足一定是凿子敲击石头发出的清脆的 “叮当”声。一块石头,经过工匠此番雕琢后,外形从不规则变得规则,质地由粗糙变得精细,成为一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了。


(相关资料图)

大足石刻,是这座城市的名片。从唐代开始,大足石刻在1300余年的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石雕技艺,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雕刻工匠,“雕刻经济”历经千年而不衰,而大足石雕匠人群体也被业界称为“大足雕客”。

5月28日,2023全国百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重庆行来到大足石刻文创园,近距离观察“大足雕客”们如何给石头赋予灵魂,从而让大足的城市名片更加闪亮。

一尊石雕的诞生

走进大足石刻文创园,让大河网记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无处不在的“未完成”作品。

例如,在一个宽敞明亮的石刻工作室一角,两尊大小相同的佛造像并排摆放,一尊是已经完成的,而另一尊只初具轮廓。这种对比式的摆置方式,直观展示了雕塑由石材到艺术品的形成过程。

在大足石刻文创园里,这样的过程时时都在发生,从未完成到完成,一尊石雕就此诞生。作为参观者,只能看到作品雕刻过程的某一个瞬间。而埋着头,一锤一凿、此起彼伏地让石头发出清脆声响的“大足雕客”们,将这些瞬间转变成一点一滴的匠心雕琢,才能真正使得一尊尊石雕被创作出来。

一群“雕客”的汇聚

大足石刻文创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大足的石雕从业人员数以万计,但长期以来,他们往往单打独斗、各自为阵,不利于现代石雕人才的快速高效培育,不适应行业升级发展需求。

为此,大足区创立“大足雕客”统一劳务品牌,把民间雕刻工匠、大中院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劳动力作为产业人才生力军,建立统一招募渠道,分别开展雕塑理论、产品创意、雕刻技巧等教学及实践,促进就近就地能增收。

同时,与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建立“高校+园区+工匠”的人才培育模式,在大足职教中心开设三年制石雕特色中职专业培育,通过大师“进高校、入课堂”进行培育;联合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育。据了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年培训“大足雕客”1000人以上。

一个品牌的延展

“大足雕客”除了延续传统的石雕、石刻工艺,还引入了玉雕、木雕、泥塑等新的作品材料和技术,推进石雕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让这块金字招牌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如今,“大足雕客”已成长为驰名全国的劳务品牌,全国诸多石雕工程都有“大足雕客”的身影。在劳务品牌带动下,截至今年,“大足雕客”与国内外23家雕塑企业签下订单,通过和33家人力资源机构合作,建立长期的用人保障体系,促进2万余名劳动者在全国11个雕刻重点产区就业,年创收200亿元。

文化土壤之上,不止石雕艺术,更多围绕石雕成长起来的产业得以壮大发展。按照园区定位,将打造有乡野趣、艺术范、烟火气、文化味的大足石刻艺术小镇,形成以石刻石雕为主题特色及“N”个相关领域融合的发展体系。(李东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