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重庆是“中国火锅之都”,素有“一城麻辣,全球生香”的美誉。与此同时,“食在重庆,味在合川”的说法也被广大重庆人民知晓。那么合川到底有什么“味”,能够吸引众多火锅爱好者“竞折腰”?美味的背后,又有怎样的产业逻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24日,2023年全国百家重点网络媒体记者来到合川,寻味火锅香,“揭秘”美食背后的产业布局逻辑……

产业不断延链 菜品挑动味蕾

毛肚,是合川火锅食材的一张名片。走进位于合川区的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重庆莎公主食品有限公司工人正根据毛肚大小重量、叶片薄厚,进行分级分类,切割定型,高温杀菌……

这些爽脆弹牙的美食,是涮烫火锅的不二之选。合川区农业农村委调研数据显示,全区毛肚年产量3500万公斤,约占西南地区三分之一。

事实上,除了毛肚,一桌火锅盛宴,离不开天南海北的配菜。黄喉、鸭肠,甚至各类海鲜水产……这些食材呈现“买全国、卖全国”的特点,继而催生了火锅行业的痛点。

火锅餐饮作为产业链末端的消费环节,上游的食材种植养殖环节、中游的食材加工环节等都分散在全国各地,此前一直缺乏全产业链系统食材产业规划。

为了改变行业现状,更为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谋求新增长点,2022年9月,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在合川成立。园区选址五尊、南溪、龙市三个片区,形成“一园三组团”空间布局,规划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建设“四基地一中心”,即产品加工基地、产品研发基地、品牌推广基地、文创体验基地和食材交易中心。

正如丰盛的菜品端上餐桌,合川的全产业链布局,让火锅食材产业形态不断集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今年以来,当地加大建设三大火锅食材原料供应示范区,取得积极成效——以龙市—肖家区域为核心,建成5000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以龙多山片区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打造种养循环农业基地;以铜溪—渭沱为核心,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产业,持续做优火锅食材原料基地。

政策一把猛火 汤底上下翻腾

锅底是火锅的灵魂。锅底够好,才能活色生香,越煮越醇。

2022年9月,合川集中发布《合川区推进火锅食材全产业链发展若干政策》,通过10个方面33条政策措施,推进火锅食材全产业链发展。

其中,研发平台、产业发展基金、用地价格、租金补助、仓储冷链物流、进出口扶持等方面,创新制定了18条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支持企业发展,并争取到市级层面率先支持合川开展火锅食材产业全产业链安全智能化改造,推动火锅食材原料基地标准化、加工生产智能化、食材产品安全化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目前,合川已编制火锅食材产业规划,储备了40余个重点项目,出台了《合川区发展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十条意见》和《合川区推进重庆火锅食材全产业链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当地还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牵头,建立了要素保障、营商服务、物流商贸、产业发展4个工作专班,每周召开专题推进会,持续有力推进各项工作。

这些措施和政策,如猛火点燃,汤底沸腾,助合川相继打造出“梅香园”“赖记”“赖大侠”“牧哥”“麻辣领袖”“夜牛神”“旺华”等火锅底料品牌。

其中,重庆梅香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复合调味品,六成是火锅底料。厂长郑传波介绍,企业已根据餐饮企业要求,量身定制了1000多个火锅底料品类,还带动了十余个省市建设原材料基地。

来自合川的火锅锅底,正煮沸一锅又一锅传奇……

盛宴招揽食客 宾朋共享红利

锅底沸腾,菜品丰美,吸引着客商闻“香”而至。

数据显示,位于合川的火锅食材主要生产加工企业达101家,总产值达48.9亿元。其中,以生产毛肚、鸭肠等水发产品系列为主的加工企业16家,以火锅底料调味品为主的加工企业33家,以生产肉类罐头、火锅米粉、蔬菜及肉类预制菜品为主的加工企业52家。

食客、客商、村民,因“一桌火锅”连接在一起,亦成为这桌盛宴最大的受益者。

“火锅产业产值每增加1亿元,就可以带动100人就业。每道食材,都是一个产业链。”合川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彭广东介绍,合川是农业大区,生猪、粮食、水产产量皆为全市第一,可为发展火锅食材产业提供优质、稳定、充足的绿色食材和原料。

作为全国重要的火锅食材加工生产基地,合川率先为食材企业搭台建园,对带动农业“接二连三”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火锅食材产值在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中占比48.3%。预计到2025年,合川将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火锅食材加工主体40家以上,火锅调味品加工主体100家以上,带动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当前,合川正打造火锅美食街、火锅博物馆等综合展示项目,持续做大火锅“IP”影响力。其中,由废旧盐仓改造而来的火锅博物馆已进入修缮设计阶段,计划于今年年底前与市民见面。依托合川,重庆正发展全国有影响力的火锅食材全产业链,把重庆火锅打造成为世界级品牌。(李东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