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洛阳市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加快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农村精神文明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等方面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润心 激发乡村振兴内驱力

山歌、戏曲、小品、相声……近日,在偃师区大口镇郭村文化广场上,一场公益演出让村民在家门口尽享“文化大餐”,不少外村的人都专门赶到现场观看表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场公益演出的发起人是63岁的郭村村民郭东旭,自幼患小儿麻痹的他,一直热心公益事业。20世纪90年代,郭东旭自费买了一部电影放映机,开始为村民们义务放电影,一做就是几十年。去年7月,他与30多名志同道合者组建龙凤歌舞团,开始在大口镇各村进行公益演出,用积极向上、充满生机的文艺节目传播正能量。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偃师区从建好阵地、抓好队伍、开展好文化活动这三方面入手,积极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前,偃师各镇(街道)已全部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10个行政村和16个社区已实现村(社区)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有了阵地,更多像我一样的普通人,才有机会登上舞台成为主角。”郭东旭说。

文明乡风,润物无声。近年来,洛阳市大力开展文化振兴行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延续好乡村文化根脉,留住美丽乡愁。

移风易俗 解锁乡风文明密码

17日下午,在洛宁县东宋镇北旧县村,“移风易俗除陋习 道德评议树新风”主题活动举行,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破除陈规陋习,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在北旧县村,各类婚丧嫁娶事宜均由该村红白理事会按照红白事办事流程及标准统一承办,逐步形成了拒绝高价彩礼、杜绝高价宴请、有事大家齐商量齐心办的和睦邻里乡风。

在孟津区白鹤镇,“移风易俗新风队”负责对辖区居民操办酒席等事宜进行把关,革除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陋习,宣传移风易俗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全力营造以节俭办事为荣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洛阳市相继出台《关于深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的实施意见》《洛阳市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实施方案》等文件,在移风易俗新风吹拂下,各村(社区)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对红白事操办作出“硬性规定”,画出婚丧喜庆事宜等方面的“红线”。一系列移风易俗“公约”,村民都自觉遵守,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观念渐入人心。

与此同时,洛阳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典型家庭评选活动,让一个个榜样带动更多家庭讲文明、树新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数字化赋能 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

“上台领奖,全家骄傲;上了‘黑榜’,在全村丢人。正反一对比,大家的积极性就起来了。”昨日,栾川县狮子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延歌向笔者介绍该镇在数字积分管理方面的探索情况。

狮子庙镇数字积分管理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每个家庭享有100分的基础分,围绕孝老爱亲、重教尚文、热心村务、诚实守信等内容,谁家做得好即可加分,做得不好就会减分,待年终排名时,积分排名前10的家庭可获得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而积分不足60分的家庭,则会登上“黑榜”公示。

同时,该镇还开发了“道德积分超市”微信小程序,将注册登记、政策宣传、申报加分、审核认定、排名曝光和奖励兑现从线下移至线上,对积分情况进行实时公开、排名。

在狮子庙镇数字积分管理的探索基础上,栾川县开发了“栾川县乡村治理积分超市”微信小程序,在全县15个乡镇214个村推广应用,以积分管理数字化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综合运用、协同发力。

近年来,洛阳市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数字化+积分制”的基层治理模式已在多地得到推广。积分“在线考”激发了乡亲们“较真”的劲头,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村民的精神风貌不断提升,让乡村持续焕发着文明新气象。(洛阳市委宣传部 陈志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