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万物复苏。行走在洛宁县的山岭之间,心情分外舒畅。涧口乡砚凹村的千亩桃花迎风绽放,嫣然含笑,桃花岭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一场优质资源推介活动将当地美景、好物悉数展现;马店镇关庙村的金珠沙梨梨花节如约开启,沙梨膏、沙梨醋等产品及以“金子”为形象代表的文创产品,颇受游客喜爱。绽放在春天里的“花经济”,推动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开拓了富农增收新路子。


【资料图】

近年来,洛宁县认真落实市委“151”工作举措,坚持富民导向,实施“特”“优”战略,狠抓结构调整,强化政策扶持,靠前植入乡村运营理念,积极培育苹果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金珠沙梨、畜牧养殖、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激发农业特色产业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狠抓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苹果)、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三品一标”证书数量和认证面积均居省、市第一,“上戈苹果”和“马店金珠沙梨”分别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这些荣誉,无不彰显着对洛宁县特色农业发展的肯定。

洛宁县围绕“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持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先后研究出台《洛宁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行动方案》《洛宁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全县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增量提质,全县苹果种植面积28.5万亩,金珠沙梨种植面积4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7万亩。发展烟叶种植9.16万亩,培育形成兴华镇、罗岭乡等万亩烟叶大乡5个。

该县成功申报洛宁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苹果种植10万亩,重点建设苹果基地、仓储物流加工、科技研发、综合服务提升等四大工程。投资4800万元建设苗木繁育中心和组培中心,与河北农大等高校植保、育种科研团队建立合作研究关系,开展以苹果为主的水果新品种研究、试验、推广,引领洛宁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强化政策扶持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我家的10亩老果树有30年以上的树龄了,因为果树密集、品种不太好等问题,产量一直不太好。”近日,上戈镇庙洼村果农冯小涛向笔者介绍着他家的果园,2020年,在县里专业人士的指导,以及政策资金的扶持下,他们砍掉多余果树、嫁接新的红富士果树品种,并试着在地里使用牛粪、羊粪等有机肥。“如今,果园的产量和收益都变好了。”

该县围绕“非农化”“非粮化”政策导向,坚持向单产要效益,不断加大老果园品种改良力度,每年改造低效果园1万亩。明确产业奖补标准,每年整合涉农资金1亿元以上用于支持苹果、金珠沙梨、牛羊、中药材等产业发展。针对连片100亩以上的低产苹果园和老果园进行改造的,每亩补贴2000元。新发展苹果、金珠沙梨种植的分别按每亩1500元、1000元的标准给予扶持。种植中药材面积100亩以上、育苗面积50亩以上的带贫经营主体,分别给予每亩300元、500元的一次性奖补。

畜牧产业方面,分别出台肉牛奶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对脱贫户和三类监测对象购买基础母牛的每头补贴5000元、最高1万元,对新购置饲用机具的按发票价格给予相应补贴,以实实在在的政策激励个人和经营主体扩大饲养规模。

坚持运营思维奏响农旅融合协奏曲

3月27日,“2023年洛宁县金珠沙梨梨花节暨洛宁县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在该县马店镇关庙村如约开幕,金珠沙梨园千树竞放、万树花开的美景格外醉人。游客们或换上古风古韵的装束,变身“梨花仙子”,徜徉在花海间拍照打卡;或流连在充满烟火气的“春日集市”,挑选、品尝当地特色文创产品和农副产品。

洛宁县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植入乡村运营理念,先后引进和培育木美土里、众森、景森等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将文化、旅游、田园相融合,建设金果小镇、锦绣渡洋乡村振兴示范区等一批农文旅融合项目,引领全县特色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共有绿色食品认证企业40家、证书75张,绿色食品基地面积4万余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10.22万亩;有机食品认证企业2家,证书2张;入选河南省农业品牌19个。

同时,持续强化农业品牌创建,积极举办“上戈苹果文化节”等特色节会,参加博览会、推介会,展示推介洛宁特色农副产品。大力培育打造“洛水山肴”区域公用品牌,提炼出上戈苹果、金珠沙梨、洛宁酸牛肉、罗岭核桃、洛宁蒸肉、塬上硒薯等作为主导产品,并借助网络平台,采取线上直播、视频互动等形式,不断加大农副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持续提升洛宁文旅产业品牌。

(来源:洛宁县委宣传部 杨慧怡 徐正瑛 李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