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鹤壁市鹤山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鹤壁集镇王马庄村抓牢政策帮扶线,化红薯为“金丝线”,发展探索相关衍生产业,努力提升村集体经济,助力农民走上增收致富道路。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资料图】

小小红薯 闯出富民强村新路径

从远处一眼望去,是村支书王彦飞和村两委干部去年努力争取申报成果审批下来的红薯育苗基地。提起关于本村的红薯项目发展,支书王彦飞表示,自2021年上任以来,一直思考如何结合本地优势,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他特地去学习本土项目相关知识培训,去安阳市实地考察大棚材质,为红薯项目产业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王马庄村的土地尤其适宜红薯生长,产出的红薯个头儿大,淀粉含量高,口味鲜美。当地村民历来有种植红薯、加工红薯粉条的习惯和技术,过去,村民们对于种红薯大多是靠天吃饭,以传统手工制作方式,把红薯进行晾晒、磨粉,但大多都是自产自销,没有系统的产业规划,做成红薯粉条的效率也较低,当地红薯产业发展也只停留在初步阶段。

为带领村民们增收致富,支书王彦飞决定抓住红薯产业化发展的大好机遇,在政府帮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引进项目筹备资金8.5万元购买设备,争取政府资金支持35万余元建造红薯粉条加工厂,解决了红薯储存、运输和销售等问题。2022年12月,鹤壁市鹤山区薯源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配置了齐全的安全设备,尤其是村里的一座座温室大棚和粉条加工厂基地,让村里的红薯产业更上一层楼,让小小红薯化为一缕缕“金丝线”,闯出富民强村新路径。

产业赋能 助力百姓增收致富

合作社创立第一年,王马庄村种植红薯二十多亩,通过红薯产业加工转化成红薯粉条,净收入8万余元,初步形成产业规模。王马庄薯源合作社注册整合资金800万元,采用捆绑式发展、订单式联结、项目契约式分红等模式,通过产业发展,红薯产业也在逐步成为当地主要的帮扶增收产业之一,直接带动15名脱贫享受政策户和监测户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工人每天可挣50元,技术工80元。合作社成立以来,在经营上运用银行思维,让“利”给社员,社员免费“存取”,免费为老百姓提供红薯苗并加以回收,让脱贫享受政策户、监测户实现土地流转、产业前端、保护价格、利润返还、务工就业、股份合作等“六个受益”。村里又散发出了活力,在这务工的监测户王振华表示自己又有了干劲,日子也有了新奔头儿。

今年,薯源合作社扩大了种植规模,种植红薯100余亩,配合产业发展,申请60万资金支持进行阳光温植培养,主打生态绿色无公害牌。预计今明年建造红薯储存站——“红薯银行”,将其旺市储存,反季售卖,通过错峰上市增加红薯附加值,提高村民收入,完善红薯“育苗、加工、售卖”;红薯粉条“打芡、和面、漏粉、捞粉、冷却、晾晒、捆扎”等一系列产业链机制。“冬腊月天卖红薯,价格翻了好几番呢,物以稀为贵,红薯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合作社社员王奎只高兴地说道。当地老百姓通过种植红薯和加工红薯粉条,生活品质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衍生产业 打造品牌产业新希望

王马庄薯源合作社红薯发展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随着项目的开展落实,政府资金拨款、专业人才培养等各项帮扶政策的大力支持,红薯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帮扶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今年1月份,王马庄薯源合作社参加由鹤山区政府在鹤壁集镇鹤源里古街为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举办的“约惠春季爱满鹤城·鹤山最美年货大集暨农副产品展销会”,通过现场展览、介绍薯源合作社红薯粉条绿色无添加卖点,吸引群众采购年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展鹤壁集镇乡村经济。

王马庄薯源红薯粉条是王马庄薯源合作社通过红薯衍生的产业之一,支书王彦飞表示,合作社未来计划参加政府组织的助农电商直播活动,通过线下、线上两大销售途径,大力发展红薯其他相关衍生产业。今明两年他还要联合合作社扩建土地多种点红薯,现在红薯销路很好,通过反季节售卖价格也很可观。另外,加工生产成红薯淀粉、红薯粉条、红薯粉皮、红薯干、酸辣粉、苕粉条等相关衍生产业也很有前景。预计今明两年开始建造红薯储存站,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我们村合作社生产的红薯粉条,真正做到了无明矾、无任何食品添加,粉条色泽光鲜,耐煮耐泡,口感细腻爽滑。为了让我村薯源合作社品牌打响,派专人去考质检证,让薯源产品早日走到千家万户。最近镇上有关于人人持证培训的,我们还专门派人去学习直播营销方面的知识,考个证,为以后走网上销售这条路做准备,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安全的食品!未来我村会继续扩大产业链,衍生相关产品,我相信在政策的帮扶下,一定可以拉动我们当地红薯产业,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助力。”王彦飞说。

(鹤壁市鹤山区乡村振兴局 琚玉莹 郑丽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