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孙慧 吴起龙 肖寒)“流感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人类虽然已经和流感病毒抗争多年,但对病毒整体特点认知仍需积累经验。流感疫苗虽不完美,但仍是预防流感、降低重症及死亡率的有效手段。”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冯录召做客新华网“医防大咖谈流感”系列访谈,介绍流感防控相关话题。专家呼吁应重视对新型流感疫苗的研发,加速其上市和应用,为中国百姓提供更多选择。
(相关资料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左)、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冯录召(右)做客新华网
多病共防 防止病毒叠加流行
谈及流感的防控措施,王大燕表示,主要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个方面。特异性防护措施是指接种流感疫苗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相对更为持久的特异性保护,使用特异性抗流感病毒药物;非特异性防护措施包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营养、锻炼身体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机体免疫力。
流感期间要重点防护的人群有哪些?“流感期间要重点防护的人群也是流感疫苗优先推荐的人群。”王大燕介绍,重点防护人群有: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人员等;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等。
老年人作为流感高风险人群,一旦感染,会有哪些不良预后?王大燕表示,老年人感染流感对其生活质量会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一般老年人的免疫力要比年轻人更低一些,此外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慢性基础性疾病,感染流感有可能导致原有基础性疾病加重,还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肌炎、心肌梗死等。
“新冠大流行使我们意识到多病共防的重要性,所有类似症状的呼吸道疾病要实现一个多病共防。”如何实现多病共防?王大燕举例道,从疫苗接种方面,有些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不管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南都提到,18岁以上人群流感灭活疫苗可以和新冠疫苗同时接种。流感灭活疫苗也可以和其它一些疫苗一起接种,提高接种效率,加强防控效果。在监测方面,也可以实现多病共防。如目前我国已经将新冠病毒的哨点监测纳入流感哨点监测系统,可同时监测两种病毒流行态势,监测有没有出现叠加的流行风险。
流感是“熟悉的陌生人” 提高疫苗接种率很重要
“疫苗作为公共产品,其研发和应用是预防、控制传染病,降低疾病影响的重要手段。”冯录召说,新冠疫情发生后,公共卫生界对新冠疫苗的研发和应用给予厚望,就目前来看新冠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mRNA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等几类。
冯录召表示,在疫苗研发上市后,如何有效提升人群接种率降低感染至关重要。“新冠疫苗的研发、快速审批、应用,以及相关的健康科普、宣传教育,都给未来流感等新型疫苗的研发、审批上市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具体来讲,应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利用多种不同技术路线去研发新型流感疫苗;政府、监管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在组织疫苗的上市、审批和应用时,应提升社会行动力推动流感疫苗的大规模接种。
谈及各国流感疫苗的接种率时,王大燕表示,不同国家接种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国家在新冠期间采取了一定措施使流感疫苗接种率有所提升;也有部分国家,流感疫苗的接种率曾经出现过降低;我国在疫情期间,流感疫苗接种率略有提升,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没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没意识到接种疫苗不仅保护自身也保护周围的亲属、朋友,还有一点就是流感疫苗目前需要自愿自费接种。”王大燕说。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我国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呢?王大燕指出,一是加强宣传,让老百姓认识到流感疫苗的有效性。流感疫苗不是新生事物,但由于此前的宣传力度、宣传方式等原因,老百姓并没有深刻意识到疫苗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应加强宣传,让大家正确认识流感疫苗。
二是解决自愿自费的问题。这对于提升流感疫苗的接种率非常关键。
三是提升疫苗的可及性。可及性不仅指接种预约,还包括接种点的设置、分布等,以实现在老百姓想接种时能方便地接种。
流感疫苗立场文件在多方面有更新 助力流感整体防控
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疫苗立场文件(2022年版)》发布,这是继2012年版本后的更新,强调全球范围内供应的流感疫苗的重要作用。“与上一版相比,新版文件很多内容做了非常详尽的描述和更新。”冯录召介绍,比如2012年之前用三价流感疫苗,2012年之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四价流感疫苗;此外,很多新型流感疫苗在文件里也有更新,包括亚单位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以及针对老年人的佐剂和高抗原含量疫苗等新型技术疫苗;同时对这些疫苗临床效果、安全性以及上市之后对疾病预防效果的一些证据,有大量的更新。
“在疾病认识、疾病负担方面,更多地增加了对人群发病情况、住院情况、死亡情况、经济负担的研究,对了解全球疾病发展有更好的依据。除了关注老年病、慢性病人群外,近几年主要关注到共病人群,他们是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的状态,罹患流感后发生重症死亡的风险比单一疾病风险更高,这里提供了很多证据。对于特殊情况下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如重复接种,每年接种会不会对流感疫苗接种效果产生影响,累积了一些证据。以及一些检测手段等多方面有很多新的证据。”冯录召表示,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流感的整体防控,尤其是在疫苗接种的安排上,按照世卫的建议可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采纳,对于促进国内流感防控相关措施部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谈及目前我国已经上市的流感疫苗种类,冯录召介绍,目前我国疫苗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一是按价次分类:我国既有三价疫苗也有四价疫苗,三价疫苗能够预防三个亚型的病毒,四价疫苗则是在三价疫苗的基础上再另外一个系的病毒。二是从技术平台和技术路线分类:有基于鸡胚的疫苗,包括灭活的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的疫苗,还有减毒活疫苗。
“从不同维度来看,我们国家流感疫苗的产品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适用条件,各个地区的公共卫生项目可以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针对适用的人群采购合适的疫苗。对自费人群来讲,可以根据自身的适用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冯录召说。
据冯录召介绍,国内的流感疫苗仍以鸡胚疫苗为主,鸡胚疫苗生产工艺是比较传统的工艺,也是在广泛使用的疫苗,鸡胚疫苗有以下特点:一是鸡胚疫苗是用鸡胚去培养流感病毒,生产流感疫苗的时候需有鸡胚可用;二是生产过程和周期相对较长,从每年2份世卫组织推出流感毒株时起,供应北半球的流感疫苗往年生产在7、8月份结束;三是鸡胚疫苗前几年会在部分季节发现有些毒株有适应性突变,尤其是甲3毒株,如果在鸡胚里面发生适应性突变,会对流感疫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需经过不断改进疫苗生产工艺,缩短流感疫苗的生产周期增加其产量,减少突变发生的几率,提升疫苗有效性。我国也在不断探索技术路线和方法,改进疫苗的工艺,为生产出更好的疫苗添加动力。
鼓励对更多新型流感疫苗产品进行研发、上市、应用
除了鸡胚疫苗,还有很多新型流感疫苗,王大燕介绍了现在已经上市或者正在研发的一些新型疫苗,比如重组蛋白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的方法构建的,像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等人工表达蛋白。重组蛋白疫苗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已经得到应用,流感也有重组蛋白疫苗可以使用;还有利用MDCK细胞生产的流感疫苗;高剂量流感疫苗,主要用于老年人,有些老年人的免疫力相对比较低,常规剂量的疫苗有时不能激发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这种情况下可以接种高剂量的流感疫苗;还有佐剂疫苗,也是为了产生高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保护能力;还有正在研发中的流感疫苗mRNA疫苗,不过目前全球还没有上市;减毒活疫苗,目前我国和其他国家也有上市。
王大燕表示,目前研究认为已经上市或者正在研发的一些新型疫苗,不仅会对高风险人群,在普通人群中也可以提供较好的防护,为大家带来新选择。
冯录召介绍,目前研究认为,新型疫苗在一些高风险人群或者正常人群中都能够提供比较有效的防护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疫苗的效果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流感疫苗为例,流感疫苗由于受到生产毒株和循环毒株匹配的影响,匹配得好的季节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就会很高,匹配得差的季节,或者能匹配上的比例低的话,流感疫苗的效果就会低一些。”冯录召说。
冯录召表示,由于各个疫苗的技术或者相关产品特点不同,适用人群也不同。以流感疫苗为例,从多年应用的实践和证据表明,流感疫苗对人群感染,包括相关并发症或者重症的保护效果处在中等或偏高的情况。对于疫苗的有效性研究,未来我们仍需要在临床评价、上市后评价进行深入探讨,不断地优化疫苗接种。
“如果我们有更多流感疫苗产品的话,不管对个体预防感染、降低重症风险上有更多选择,对于公共卫生机构、防控行动等来说,针对不同的人群可以有更多产品,选择他们适用、效果更好的产品,可增加公共卫生项目的可实施性。对此,国家应该鼓励对更多新型流感疫苗进行研发、上市和应用,不管是国内研发,还是国际上已经有很好的证据表明有更好效果的产品,应该积极地鼓励和进行推动,让更多产品惠及中国百姓。”冯录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