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30岁,最小的20出头,在西城区,有六位年轻人从事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工作。


(资料图片)

穿好工作服,入户探访,访的是耄耋之年的退休老人;音乐一起,又变成了带领30多位爷爷奶奶做手工的组织者……

为什么刚刚走出校门就投身养老行业?

养老服务团队队员入户为辖地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

忘年交

爷爷奶奶需要“小朋友”

“我都八十多了,能和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聊时尚的事,真是感谢你。”听到宋老先生的表扬,赵柏轩脸上露出微笑,他和老人击了掌,大声说:“下周我还来,咱们再聊聊您当兵时候的事。”

这是一次寻常的入户,2000年出生的赵柏轩是西城区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团队中最小的成员。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到宋老先生家聊天,面对比自己年长60多岁的老人,小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互信,彼此分享。

“看起来寻常的探访都是有理论支撑的,一般想要全面了解一位老人,需要入户五到七次,每一次的侧重点不同,由浅入深。”赵柏轩说。

就以宋老先生为例,赵柏轩第一次入户前做了不少功课。军事常识、战争历史都有所准备,为的就是加快和老人熟悉的过程,更加精准了解需求。第一次登门,宋老先生穿着整齐,早早就等着这位“小朋友”。赵柏轩环视四周,家庭环境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杂乱之处。

“就像中医望闻问切一样,我们也会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判断,宋老一看就是自理能力比较强,还很自律、爱干净。”有了初步判断,这位后生开始倾听。不出所料,没过多一会儿,老人分享起自己当兵时候的经历。

“都是陈年往事了,别人都听腻了,你要是感兴趣咱们多聊会儿……”满足了老人分享、表达的需求,这对忘年交的距离拉近了,在随后几次入户中,赵柏轩掌握的信息逐渐丰富起来。

“老人想去离家稍微远一点的大公园散步,虽喜欢清淡口味,但是偶尔也想吃些大鱼大肉。”除了掌握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赵柏轩也真正成为了老人了解社会、排遣孤独的“窗口”。

“我会分享一些最新的军事新闻,和他进行互动,让老人觉得自己被认可、被需要,并没有那么老。”赵柏轩说,用青春的气息感染老人,能够激发他们的活力。

成就感

老人开心自己也快乐

像这样的入户每天都在进行,六位养老“新兵”都有几位乃至十几位“忘年交”。别看只是聊天、配餐、组织活动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对于几位成员的业务、理论要求却一点不低。

在团队负责人吴子珩的资料夹里,各类信息、图表、数据分析五花八门。仔细一看,涵盖营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个领域。“和传统的敬老院工作人员相比,具体照护并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专长在于根据各种现象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供方案,为老人规划最优的生活方式。”她说。

目前,吴子珩正在攻读在职研究生,而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学历至少是本科,还有名校硕士,实打实的高学历团队。

“在本科阶段,我就读的专业是社会工作专业,学习了很多和养老相关的理论知识,实习的时候就在一家养老驿站,所以毕业后就进入这一行了。”已经参加工作一年的白斯宇辰说。

不过,刚入行时,别人都对这个小伙子的选择表示不解。“挺大个子干点什么不好?为什么去做养老呢?”每当亲属和朋友发出这样的疑问,白斯宇辰都笑而不语,用他自己的话说,被老人需要、认可所带来的成就感,是其他行业无法提供的。

“每天和老人们一起活动,带着他们做手工,教他们用智能手机,看着他们开心、快乐,我自己会得到满足,成就感油然而生。”白斯宇辰说。

新力量

为养老行业出点子

年轻人们在一起,往往可以碰撞出“火花”和点子。这不,从去年开始,西城区党群服务中心计划引入智慧适老餐厅,几位年轻人便积极出谋划策。

“我留学的时候曾经在当地的养老机构见过,每一餐,工作人员都会把饭菜的油、盐等成分写在一个纸条上,让老人明晰摄入的营养有哪些,什么样的饮食习惯需要调整。”团队成员李慧说,她记得,在国外的很多养老机构中,量化和分级服务已经非常普遍,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老年人咀嚼的能力都会被分级,根据量化标准提供精准服务,这很有效,也很必需。”李慧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在打造智慧适老餐厅的过程中,根据大家的建议,添加了类似的量化服务——只要把菜品放置在餐台上,电脑就可以通过扫描进行智能识别,进而分析出相应的营养成分,为老年人用餐做出指导。

“您看,您的搭配还是有些高油高盐,偶尔一次问题不大,经常这样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需要注意。”每天中午,都会有团队成员守候在取餐区,根据数据给每一位用餐的老人做分析,提建议,得到了“银发族”们的好评。

“有哪些要忌口的,到底应该怎么吃,营养方面应该注意什么,我以前并不特别清楚,现在好了,都明明白白地亮出来了,还有专人帮忙分析。”经常在智慧适老餐厅用餐的周女士说。

吸引力

养老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大

智慧适老餐厅“圈粉”不少,几位年轻人的点子得到了证明。最近,他们正研究如何进一步提升饭菜质量,在保证营养配比的同时满足不同老人的口味需求。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六个人的团队显得有点人手不足。

“养老是个长久性的工作,需要不断有新鲜血液和创意补充进来,整个行业才能越来越好。”吴子珩说,尽管行业中已经涌入了不少90后和00后,但面对巨大的行业缺口,这样的“造血”能力显然不够。

“首先是高校的专业设置,相对于养老来说,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略显宽泛,学到的也都是基础技能和理论,并不像很多成熟的专业一样,方向已经分得很细了。”吴子珩分析说。

记者发现,许多院校的社会工作本科培养方案里,老年社会工作和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残障社会工作等课程并列开设,并未形成构成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或体系,只是一种通识性教育。而在高职和其他类型院校开设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中,人才培养目标也和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位有差异。

与此同时,可供年轻人大展拳脚的岗位也亟待扩充。作为全市养老服务水平领先的西城区,目前养老驿站和机构的数量也仅仅只有百余家,每年吸纳的应届生更是只有二三十人。

“基本上都是在驿站工作,而且收入并不是特别高,如果是北京孩子还好,外省的毕业生生活压力就会比较大。”西城区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441.6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20.18%;比2020年增加11.7万人,北京正式跨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不仅如此,截至2021年,北京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311.6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4.24%;比2020年增加20.4万人,是近五年增量最多、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

“其实养老行业是朝阳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大,有利于专业人才施展才能,只是目前的现状和社会上的一些刻板印象需要更多的支持。”吴子珩说。

前不久,西城区将77家养老驿站的老年餐服务统一挂牌“父母食堂”,这一尝试也让吴子珩和小伙伴们看到了新希望。这些年轻人盼望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和养老行业一起蒸蒸日上。

用青春为“夕阳红”增色,他们才刚上路。(记者 张骜 记者 方非 摄)

推荐内容